在做檢測時,有不少關于“檢測水產魚類要去什么機構?水產魚類檢測流程”的問題,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不斷追求,水產魚類的消費也越來越廣泛,但是水產魚類中可能存在的細菌、毒素、重金屬等對人類健康有害的物質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對于市面上的水產魚類的檢測也成為非常重要的環節。消費者在購買水產魚類產品時,應該去哪些機構進行檢測呢?水產魚類的檢測流程又是怎樣的呢?本文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一、檢測機構
1.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市場監管部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審核機構,它負責對市場魚類質量安全的監管,并進行市場隨機抽檢。凡是銷售場所或生產企業要取得營業執照及經營許可證等,都需要通過市場監管部門的審核。
2.質量檢測部門
質量檢測部門主要負責檢測水產魚類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檢測包括物理,化學和微生物等多個方面。質量檢測部門還可以幫助生產企業建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體系,確保其產品質量安全。
3.衛生監督部門
衛生監督部門負責監督水產魚類生產企業的過程衛生,確保生產環境和過程符合衛生標準;監督魚類質量工作的落實情況,對于檢測結果不合格的企業,可以決定是否吊銷生產許可證。
二、檢測流程
1.采樣
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采樣前應先表明檢測項目、方法和標準。采樣前應先協商和預定樣品的規格、數量、采樣地點和采樣時間等。
2.樣品制備
根據檢測項目需要對采樣的樣品進行制備和預處理,消除干擾和提高檢測結果的精度、提示靈敏度和特異性。
3.檢測
檢測是檢驗科學的核心環節,必須在檢驗實驗室的正規檢驗條件下進行。根據檢測項目,采用化學方法、生物學方法、物理檢測方法結合的方法進行檢測。
4.結果分析和判定
檢測結果的分析和判斷是檢驗科學的最難點之一。在此環節,要根據檢測標準和方法加以分析和判斷樣品中檢測的結果,對結果進行解釋和評價。并對檢測結果進行鑒定和判定,判斷其符不符合衛生標準要求。
5.結論出具
當檢測結果判定為合格時,受檢產品符合相關標準,可出具合格證明并準許銷售;當檢測結果判定為不合格時,將會給出檢測報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在購買水產魚類的消費者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選擇正規的商超、餐飲等場所購買水產產品,避免選購價格過低的產品;保持購買時的清醒頭腦,不要輕信一些過度包裝、夸張宣傳的產品;及時了解市場監管及質量檢測機構公布的檢測信息和結果,以獲取權威、準確的消費指導。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購買水產魚類產品時一定要關注產品與市場及其它質量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和信息,僅僅以自己的感官判斷難以確保產品質量安全。